今年,在家裝行業內爆發過一場論戰:首先是互聯網家裝的愛空間CEO陳煒在發表了自己在億歐未來峰會上的分享總結,稱“高端定制化家裝在逐漸式微,未來十年代表裝修品質的是標準化。”十多分鐘后,主營定制櫥柜的博洛尼CEO蔡明突然轉發,并回嗆道:“標準化家裝是開歷史的倒車!”
標準化還是定制化?在筆者看來,這樣的爭論是噱頭大于實際意義。我們的家裝行業有松散、粗放的特點,在號稱有4萬億規模的家居市場中,規模最大的家裝企業一年產值只能達到22億,占市場份額0.13%。而家裝企業中占比最多的,還是在全國各地街道上的作坊式裝修店,這些裝修店規模有限、經營隨緣,對市場的理解停留在“做生意”的層面上,也是現在家裝行業被風評為服務稀爛、回扣不斷的主要原因。熱點閱讀:
說起來有點不可思議,我們消費者已經習慣了“萬能的淘寶”,在互聯網中無論什么都能明碼標價,相較于家裝行業的滯后,互聯網簡直是“科幻”。比如手機,芯片檔次、內存容量、屏幕解析度等等參數伴隨著廣告清晰羅列,消費者能清楚地知道自己這幾千塊錢分別有多少是為了性能、外觀、營銷明星在買單。反過來,假如有手機品牌要“玩虛的”,借助互聯網的力量,市場也隨時能把他們打回原形。
然而就在沒幾年前,電子產品同樣深受各種作坊式小店和坐地起價的銷售所苦,最典型的就是五花八門的山寨機和宰死人不償命的電腦城。這么看來,是不是和家裝市場還挺像的?水分大得就差沒被泡爛的建材家具,設計水平不敢恭維但開單水平突破天際的設計師,在合同規定的施工項目里添油加醋的施工隊……現在的家裝從業人員,哪怕是互聯網家裝,也還是脫離不開這些“壞習氣”,消費者皺眉的同時,也讓有志于把家裝做出革新的人一聲嘆息。
那么,“是標準化還是定制化”?筆者認為,這里有個前提,就是能夠做標準化的管理。管理是企業的“神經系統”,而至于產品中多少是標準多少是定制,在高效的管理執行下,都不是問題。
什么是互聯網家裝的標準化?
經過這幾年的實踐,無論是行業、資本還是消費者都已經看清,互聯網家裝只做“撮合”頗有自欺欺人之感,距離“解決家裝難題”的口號差十萬八千里。互聯網家裝不應該只是個中介,更應該親力親為地整合起整條業務的前后端——
前端:獲客、邀約上門、訂單轉化、量房、設計方案、簽合同、施工交底等。
后端:材料下單、施工派單、施工服務、材料進場、各階段驗收、售后服務等。
由此,前端和后端的標準化可綜合概括為:終端(展示)標準化、設計標準化、供應鏈標準化、施工標準化、服務標準化、運營管理標準化及信息系統化七大塊。
1、終端標準化:店面裝修標準化、展示標準化、上樣標準化、店面管理標準化、體驗場景標準化等;
2、設計標準化:風格標準化、呈現標準化、樣板間標準化、效果實現標準化、報價標準化、優化和迭代的標準化等;
3、供應鏈標準化:品牌標準化、產品標準化、體驗標準化、篩選標準化、環保標準化、物流標準化、倉儲標準化、配送標準化等;
4、施工標準化:工序標準化、交期標準化、質量標準化、成本控制標準化、驗收標準化等;
5、服務標準化:接待標準化、溝通標準化、響應標準化、處理標準化、應急標準化、售后標準化等;
6、運營管理標準化:崗位標準化、運營標準化、人員標準化、管理標準化、品牌配稱標準化、培訓標準化等;
7、信息系統化:技術標準化、投入標準化、人員標準化、開發周期標準化等。
互聯網家裝標準化具體怎么實現?
互聯網家裝不應該只做平臺,確實有企業不僅早早意識到了這點,更成為了身體力行的踐行這點。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文章開頭和博洛尼打情罵俏的愛空間。
作為互聯網家裝中最先打出“標準化”牌的愛空間,將上文這種種前端后端流程嚴格約束進了自己的管理中,通過優化流程,提出了前所未有的“20天裝修”;通過把控供應鏈,推出“699每平米”。將效益控制到了極致,實現企業與消費者的雙贏,這正是標準化所帶來的革命性提升,愛空間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,家裝行業的標準化有無窮的潛力等待著開發。
1、產品標準化
傳統家裝是將設計、施工、材料分開的,而標準化家裝的第一步就是把設計、施工、材料合在一起,形成一個標準化的產品。這不是簡單的套餐模式,更重要的是用標準化的產品給消費者確定的預期,將明碼標價落實到合同中去。為了強化這個印象,像我愛我家網、愛空間這些互聯網家裝企業都會選擇開大型的展廳,建立起1:1的實景樣板間,實質上就是展示其標準化的產品,贏取消費者的信服。因此,確定的價格、確定的效果,才是產品標準化的真正內涵。
2、交付標準化
上個世紀,福特對整個全球工業化文明最偉大的發明是形成了流水線化作業,流水線作業使得規模化的品質交付成為可能性。在家居行業中,如尚品宅配這樣的定制品企業,為了確保在前端的個性化定制,他們都在竭力實現產品的模塊化,以達成后端工廠的規模化、品質化的生產交付。
中國的裝修規模化的最大困難在于移動制造,客戶的家是移動制造的“工廠”。如何讓工人在不受監管的情況下能夠完成家裝的規模化,確保交付品質呢?傳統家裝沒有這樣的技術能夠解決移動制造過程中的品質化管控,因此傳統家裝普遍零散、無力擴大規模。但如今是移動互聯網時代,只要通過手機APP就能夠從公司直接連接到每個工人、每道工序,使得每個家裝步驟能夠有序、可控、可看。同時,工人的培訓和認證,工序、工藝、工法、工具的統一,材料拆量到采購、倉儲及物流配送,再到工人流水線的標準化施工交付,還有過程的監控、管理驗收等,只有把整個交付環節打通,將交付所有過程形成標準化,從而形成品質化、規模化交付能力,才能給消費者帶來標準化的交付。
3、服務標準化
最近,我愛我家網對其全國用戶做了一場調研,選擇標準化家裝對消費者帶來最大的吸引力在于省心省力、性價比高、施工質量好、服務規范。雖然服務是無形的,但服務的標準化能夠極大地提升消費者的信心:一方面裝修過程全透明,實時傳達裝修內容、進度節點及施工現場標準照片,客戶打開手機就可以知道工人活干的好不好,在裝修過程中讓客戶省心省力;一方面,通過全國統一客服平臺,裝修過程信息數據化留存,使客戶反饋能夠及時快速解決,使客戶售后報修無憂。讓客戶在裝修前、中、后,全程感知到極致的服務體驗,讓客戶真正的省心省力。
家裝標準化與家裝定制化的本質是統一的
家裝是服務業,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是家裝行業的前提。從短期來看,家裝標準化除了帶來極高的效率外,為了兼顧供應鏈的質量和數量,也會迅速地壓縮消費者的選擇空間,對于當代消費者越發看重的個性需求來說,或許是很不利的。但隨著互聯網家裝的發展,大數據之下,家居品牌將越發精準地獲知消費者的喜好和市場的需求,就此發展出柔性的供應鏈,在保證了標準化的同時,跟隨市場隨時調整生產方案。即便做不到完美,也能盡力靠近消費者的期望。
同時,長期來看,隨著互聯網家裝規模的發展,標準化與定制化將走上殊途同歸的道路。標準化對產品的數量和質量保持了有效的控制,不過,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張,所能夠提供的產品種類也將不斷增長。如果說僅提供一百款產品的家裝是標準化,那提供一千款一萬款產品的標準化,和定制化的區別也是可以忽略的了。
定制化將家居產品細分為一個個模塊,同樣的,定制化的家裝也能夠將品種繁多的標準化產品組合到一起。互聯網時代的消費者是務實的,標準化和定制化皆是從實際需求出發,給消費者更便捷、更快速、更有品質的家裝。對家裝企業而言,概念并不是最重要的,如何把手上的事給做好,給消費者一個最滿意的家,才是一個品牌貨真價實的力量。